廉洁自律

我校师生热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19-11-0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伟大成就凝聚人民力量,伟大宣示激发奋斗豪情。这次会议在我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许耀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富有远见卓识、增强“四个自信”的决策。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立之后,它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完善国家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没有经历过,列宁也只是做了初步的探索,其后的苏联则犯了严重的失误。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也一直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归根到底还要回答“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这个更为关键的问题。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集中研究了完善国家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的主题,堪称最为关切的议程。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具有继往开来、拓展奋进的创新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志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这是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的全面考量,充分体现了全党智慧,表达了人民意愿,符合了时代要求。我们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主动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要向师生讲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发展成就,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结合国情历经千辛万苦、几代人接续奋斗的探索结果。要向师生讲清制度优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造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极大丰富了世界的制度文明,进一步坚定“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制度自信。要向师生讲好中国故事,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好、发展好。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建义: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谋划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前后两句话的关系,为我们领会全会精神提供了思路。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此,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此,全会首次系统阐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又分别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13个方面作出许多新的制度安排,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慧芳: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人民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人民是国家治理的权力主体、价值主体、实践主体、评判主体,人民主体性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践行人民主体性思想,即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人民基础。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李瑞德:

全会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既是对“中国奇迹”的准确“揭秘”,也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奠定了制度和治理基石。全会既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行了深化和展开,又做出许多新的部署和安排,这对高校理论宣传阐释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将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讲清楚我们党治理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讲清楚“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讲清楚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自觉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翔: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突出了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的统摄性地位。在中国,党的领导已经嵌入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结果。这次会议除了进一步明确了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意义,更进一步地将党的领导由一种规律性的实践形态转化为一种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制度形态。通过制度建设巩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条伟大的制度探索,是人类政治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实践创新。这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总结,更是在制度上进一步规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轨道,是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的一次重要统一。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苏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集中研究“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努力探索“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另一方面要做好宣传教育,将全会精神学懂弄通悟透,全面准确地融入到大学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让制度自信与理论自觉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入行。

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杨怡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绽放光彩,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奉献者。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  张晨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落幕,作为大学生,全会提出的每一个方针都牢牢牵动我心,而作为环境学子,全会所提出的“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是让我心潮澎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牢记于我们心中。身为环境学子,我们坚信,“环境学子环境梦”在我们这一代定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韩淑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我从中感受到了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决心。习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肩负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将自我的青春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郭晶莹:

10月30日下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看到会议发出的公报后,我情不自禁地想为祖国喝彩。70年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团结向前,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看到“中国特色”正源源不断地散发生机与活力,人民的幸福感直线上升,作为祖国新时代的一名青年人,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我一定会脚踏实地,努力向上,与祖国共同发展、成长。祖国,我为你点赞!

文学院2019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宋丽平:

习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成长在新时代,我们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也幸运地成为了新一代接班人。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师范生,努力抓紧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我们的职责,传播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故事更是我们的义务。全力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我们必须肩负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担当,潜移默化地培养下一代身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将热爱祖国的情怀代代相传。

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  王泳衡:

作为一名公共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更是明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更是清楚把方案落到实处、更好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民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定胸怀鸿鹄之志,秉承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

(宣传部)